InteractionFitness_banner

2016年3月11日 星期五

[譯文] 間歇訓練有哪些變化?

本文來自德國訓練普及推廣網站 Trainingsworld.com 的「訓練計畫」系列專欄。作者 Dennis Sandig 是田徑、鐵人三項與自行車教練,雜誌專欄作家,以及包含「運動醫學與鐵人三項」等書籍的作者。客戶包含前 Team Stutgart 洲級職業隊 (現為 Christina Jewelry Pro Cycling),以及來自 Bora-Argon 18 與 Team Vorarlberg 等車隊的多名職業選手。

出處:http://www.trainingsworld.com/training/intervalltraining-sti98420/trainingsplanung-intervalltraining-hit-welche-intervallformen-gibt-es-3836087.html
譯者:廖歆迪



除了採高強度 (intensive) 負荷之外,還有另一種訓練模式是使用高量 (extensive) 負荷。後者通常是以在實際比賽環境中,採用約略等同於無氧閾值強度的間歇設計。而間歇休息的長度該怎麼安排,在訓練計畫中也是非常重要。

基本上就算不做間歇,也有很多其他形式的訓練手段可以採用。說到底,間歇課表的設計,跟你目前的能力水準息息相關。若能把個人現況加入考量,創意是沒有極限的!



以反覆爬坡的方式設計間歇訓練,時間上屬於 extensive training 的範疇。


[什麼人能夠透過間歇得到好處]

根據體能水平的不同,同樣「硬斗」的間歇課表可能對你很重要,也可能把你操過頭。如果你的目標是增加你的耐受度,而且已具備了足夠的訓練年資和不錯的基礎耐力,那麼繼續以「撿里程、賺業績」的方式去練將無法替你帶來進步。你一定要在整體的訓練架構中,加入間歇課表。但若是入門者,就必須累積足夠的低強度訓練量。否則,體能將會在訓練初期進步得非常快,但接下來就會開始衰退、或者因疲勞的累積而受傷。

無論如何,訓練是一件目標導向的事情;你所採用的所有方法,都應該是依據你最終想達成的目標去做安排。平白無故直接加一個間歇訓練,很可能會是非常難以承受的。即便在間歇訓練結束之後,適當的休息以及恢復再生依然相當重要。因此普通上班族絕對不應該過度地使用間歇作為訓練方法。花在工作上的時間,就不是能夠讓你獲得充分休息的時間 -- 就算你整天只是坐在辦公桌前也一樣!而高壓力的情境,譬如說缺乏睡眠,或者不規律、內容又不均衡的飲食一加上來就更糟了。特別是搭配間歇訓練的基本營養補給其實相當關鍵。


[週期設計:什麼時候該練什麼東西?]

我們總是一次又一次的讀到,間歇訓練應該應用在耐力性運動的基礎期結束以後。然而如果只知道死板板地這樣做,你將會錯失寶貴的「客製化」優勢。為了不要讓體能狀況受害,在每個有排高強度間歇訓練的小週期之間,確實是應該設計只做有氧的日子。你必須總是留意讓自己的規劃是有均衡安排,而任何長時期只專注在某一個特定能量系統的訓練,我們都不建議。而且這適用於任何運動項目。


[重點:訓練強度判定]

間歇訓練的強度下限,可以藉由增階式的運動能力診斷來決定。特別是以高強度間歇而言,強度設定應該要高於第二換氣閾值,或無氧閾值。這是根據測試過程中呼吸換氣量的增加,以及呼出的二氧化碳總量變化而決定。如果你有需要實行這種檢測,就得尋求有這種技術和設備的機構來協助(註)

高強度間歇訓練的設計,每趟最多可以持續到兩分鐘。任何能夠讓你堅持到超過兩分鐘以上的負荷,其實就已經沒辦法稱之為「高強度」了,而是屬於前述的「高量」間歇訓練範疇。因此,前述在單一課表設計上的「調整」,會是集中在其他面向 (譯註:在此指的是組數、每組重複次數、負荷持續時間、組內以及組間休息時間長度,實施頻率等等)。而強度反而大多時候是很容易決定的:在每趟的持續時間之內,幾乎都是要盡全力才有辦法完成。


[結論]

間歇訓練可以帶來非常有意思的生理適應,因此是訓練計畫中很重要的一環。然而,儘管以高強度間歇訓練可以很快協助建立起你的競技體能,對於在較長時間維持運動強度的效果卻不太好。如果訓練目標是長時間耐力,你絕對沒辦法繞過長時間訓練。然而,若能夠在持續訓練方法之後,加入間歇訓練、以及低強度訓練的變化,就非常值得推薦。

參考閱讀本文的第一部分 -- 高強度間歇訓練:是良藥,也是劇毒!



參考文獻
1. Deutsche Zeitschrift für Sportmedizin, 2013, Bd. 64 (11). S. 318-319. 
2. Sports Medicine, 2002, Bd. 32 (1), S. 53–73.

1 則留言:

  1. 註:在此使用的是氣體交換比率分析法,來判定無氧閾值。測驗過程中必須戴上面罩,以檢測消耗的氧氣量以及呼出的二氧化碳量。這是諸多無氧閾值理論中的其中一種。先前我們曾經提過,這些諸多方法都是對的,選擇你方便應用的即可。

    在德國,普通的健身俱樂部都具備有基礎耐力檢測技術。但以國內目前,則尚未普及這種「訓練必須依據檢測結果」的概念;因此相關技術大多仍只存在於大專院校或者醫學中心,且集中在研究用途,運動員一般不容易接觸。在 Interaction Fitness 我們採取與國立體育大學的 SPDI 實驗室合作,可以幫客戶實施檢測。然而,檢測的結果只是入門票;能夠解讀、判斷並且應用所測數據的教練,是科學化訓練的關鍵腳色。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