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actionFitness_banner

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

比賽期要怎麼做體能?

轉眼間 2016 年已經走入四月中旬,對許多主要舉辦在戶外的單項運動來說,已經慢慢開始進入到賽季。這時候,教練們常常就會碰到一個問題:比賽期間到底該不該做體能?

想當然耳,這個問題不是這樣問的。應該是要問:比賽期間,「該怎麼樣」做體能?



根據訓練學的假設,體能的訓練程序包含三個步驟:獲得,維持,和消失。當中,體能的「獲得」和「消失」應該是大家最不陌生的;這當然,因為所有訓練上的熱門話題,通常都圍繞在怎樣練可以得到進步,以及停練 (detraining) 了之後會發生什麼有利的變化(賽前減量的效應)或者多久之內會發生退步。很少有人訓練的目的是只想要維持現狀,或者練到某種層級就感覺到足夠了。


為何人經過訓練後,體能會得到進步?至今仍是個謎。
目前最為廣泛被接受的學說是 Jakoulew 超補償理論。
 


確實,在比賽中只有冠軍才有所謂的「配速策略」可言,落在第二名以後的人只有死命跟上而已;你的節奏是被贏家所主宰,而非自己能夠決定。訓練也是如此:你絕不可能練到某個數據達標就覺得這樣滿意了,除非你已經是冠軍。

然而在實務做法上,我們有時候還是會碰到「覺得已經夠了」的情況,這就牽涉到先前提過的邊際效應遞減這件事情。 以力量訓練舉例,如果是中長跑選手,下肢的最大力量(蹲舉或硬舉)提升到一倍自身體重,大概就可以認為是足夠了;若短跑選手,則至少要 2~2.5 倍的自身體重。因為到這個水平以上,更關鍵的專項體能若無法與之併進,將無法達到有效的訓練轉移效果。簡單說就是,體能進步就不再能帶來技術或比賽成績的提升。

此外還牽涉到另外一個基本觀念:人體的「可負荷性」。



何謂可負荷性?這個概念也是先前有沾點邊提到過;不過真的要介紹, 就沒辦法不連帶說明「可訓練性」。

人體的某些特質是可訓練的,有些是不可訓練的。例如,性別是無法透過訓練改變的,人種也是,這兩個特質就不具備「可訓練性」;相對地,耐力就具備非常高的「可訓練性」,把一個坐式生活、無運動習慣的人,在一年半之內經過訓練提升 VO2Max 兩倍、或者提升持續跑步的距離十幾二十倍,都不難做到。

在這中間,還有一些其他的生理特質,具備有部分的可訓練性;譬如說作者我身高號稱170,如果當年我在國高中有參加田徑隊或游泳隊,在發育最關鍵的時期透過訓練負荷、提高生長激素的機轉,搞不好現在身高就不只如此。 但... 我爸我媽都不高,這樣有沒有可能透過在青少年時期的訓練,把我變成姚明的那種身材?成功機率趨近於零。類似地,速度/爆發力,也是只具備了「有限」的可訓練性;因此下蹲跳 (CMJ) 也才會成為生理學家愛用的科學選材指標。

另一方面,可訓練的身體素質,不一定訓練課表執行下去都能保證有效;這就牽涉到「可負荷性」的問題。比方說,如果某位業餘選手的半程馬拉松完賽時間在一百分鐘以外,你要訓練他跑全馬破世界紀錄,有無可能?答案是沒辦法,因為基本的「速度能力」不夠,你拿世界紀錄的馬拉松配速給他練跑,大概十分鐘就必須收工下課了。

題外話:所以各位記得嗎?體能的結構包含力量、速度和耐力。雖說馬拉松是耐力運動,但馬拉松的基本體能依然包含速度;缺乏速度訓練這個環節,耐力性運動的成績要突破絕對是非常困難的。 



話題回到比賽期的體能訓練方式。在週期化訓練的概念裡頭,比賽期的體能有一個最為明確的目的:「維持」基礎和專項體能的水準。因為在理想上,此時的體能水準已經是足夠支持比賽的需要了(如果不夠也來不及練啦...);但是,由於 1. 比賽期最大的負擔來自於賽事本身的負荷,還有 2. 很多比賽所需要的體能元素(尤其是力量),光透過比賽負荷不足以達到有效刺激。

另外就是維持「可負荷性」的問題。同樣再以最簡單易懂的力量訓練為例:大家都知道,開始練力量以後就回不去了,無論你練得自己多壯、舉到多重、能耐得住舉多少次... 只要停個三週一個半月,再重新開始力量訓練,還是跟新手一樣要經歷慘烈的遞延性痠痛,持續多日無法消減。因此你就會遇到跟新手一樣的兩難:做重量很好,可是無法練專項很不好!那我到底該怎麼搞啊?如果下一次比賽又是很尷尬的三週後...?




就算同樣都是運用超補償原理,但不同訓練模式,達成超補償所費時間不同,
消失速度也不同。(以上圖片取自:http://www.lactate.com/sciwin_ch01.html)





故綜合上述,比賽期的體能訓練,要能夠達到:

1. 高品質的刺激,即便訓練量較低也無所謂,以及理想上大約每週一次的訓練頻率:因為我們的目標只是要讓體能得到「維持」,而不再是追求進步。

2. 合理的訓練「範圍」,因為我們想要確保比賽時期一結束,無論是預料中的(決賽比完了)或者是意外的(暴冷碰到黑馬,提前在聯賽中被淘汰),就能夠立即以準備最佳的狀態投入正規訓練;而訓練的目標可能是一個月之後的複賽,可能是全中運比完了換年底的單項全國錦標,也可能是明年的同一場賽事... 我們都想要選手立刻能夠承受很高的訓練負荷,具備高的「可負荷性」。

比方說,如果下一階段是準備期,你要排肌肥大訓練;那麼比賽期的力量就要以金字塔模式操作,確保每一次訓練都會有一至兩組是落在肌肥大的 rep range 範圍。這樣你下次做 5x 8x 80%1RM,才能夠只痠痛一天半,而不是當一個禮拜的殭屍、機器人。


 
把達成「正適應」所需要的訓練刺激頻率降低,就是最簡單的「維持」策略。
圖片改繪自:張嘉澤,2010。運運訓練生理反應與適應。台灣運動能力診斷學會。



訓練方法的組合,方法彼此之間的交互作用,以及訓練方式和人體目前能力水平的關係,是競技運動訓練上最微妙的環節。就像學任何一門工程都要先修過「概論」課、或者在成為藝術家之前要先培養美學欣賞一樣,訓練計畫的好與壞,很難由單一的運動生理學、心理學、生物力學... 或者醫學、生化、營養來概括評估。能夠統整這些學門和方法,能做為指導方針的「訓練學」,是我們認為做一位教練的基本素養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