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actionFitness_banner

2017年8月10日 星期四

我需要請教練嗎?

(前言:這是一篇個人心得,沒有什麼知識分享的內容在裡面,純粹想來學習新知或者很討厭心靈雞湯的讀者不妨可以跳過。)
 
 
今天上課的時候,學生提到昨晚三點才入眠,因此雖然最大力量突破、做速度課表的時候看起來動作也很優美流暢,但是每趟做完的恢復卻很差。於是我先把每趟中間的休息強度調降,進而把五趟一口氣縮減為三趟,最後力量課表更是把休息時間從1分鐘延長到1.5分鐘。
 
理由是什麼呢?雖然不改應該也是做得完,但產生出來的生理壓力卻不是正常身體情況那樣子而已。恢復更慢、影響到下一次可以練的時間,甚至因此而感冒的話... 那今天的訓練可能就變成扯後腿了。
 

時速18km/hr,持續30秒,每趟慢跑休息3分鐘。你能做幾趟?...你該做幾趟?

  

(題外話:所以話說最近有些教練喜歡用先進的器材,測量起跳速度、瞬間功率等等爆發力素質,作為「疲勞監控」的一種手段,其實是不太妥當的。在爆發力退步之前,其實很多不同類型的壓力可能已經開始產生影響,而且速度或力量經常只有反應到肌肉本身、也就是「末梢」的疲勞程度而已。不看心跳率或其他生理參數的話,你對「疲勞」其實沒有精確掌控,這時候反而用經驗判定還可靠一點。)
 
 
下課了之後我就自己在想:今天如果是我自己在練呢?我會怎麼做?
 
我很可能會一邊罵髒話一邊逼自己把課表做完,然後虛脫在地板上、明天承受恢復不佳的後果;或者在第四趟終於受不了收工,但是恢復過後卻不斷悔恨、質疑自己剛才為什麼不再多堅持一下就好了。
 
又或者,我可能會勉強接受自己降低一點強度,或者增長休息時間,以求把課表做完;然而,這又會讓我自己困惑,剛才這樣的訓練刺激真的有夠嗎?還是我只在賺累?
 
 
教練本人就是自己掌握程度最高的學員,教練自己的競賽成績也因此成為活廣告。
然而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壓力,在決定自己的訓練內容時,也有特別多的掙扎;
遲疑本身就足以造成許多不良影響,偏見和盲點更甚。(照片由陳彥霖攝影師提供)

 
我自己是有專門知識和經驗的教練,我對於自己的訓練內容尚且如此游移不定;那如果你只是涉略了許多相關知識、但其實沒有受過如何整合運用這些知識的完整教育,就認定了自己已經具備了判斷能力呢?你判斷出來的結果會如何?
 
說到底,「我該不該請教練」這件事情要分成兩個方面來看。首先,高強度訓練時大腦是會缺氧的,雖然意識上你會以為自己還能夠思考判斷、甚至可能許多亂七八糟念頭都可以不斷不斷如湧泉般顯現,但事實上我們的認知功能在高強度運動中是大幅度降低的。不信的話,下次你做間歇的時候,找一個人問你小學生的數學考題,或者自己組間休息的時候開一個踩地雷或者連環新接龍來玩玩看。
 
這種情況下,你自己做的臨場判斷,也許不見得如你自己所以為的那麼高明!
 
另一方面,人畢竟是感情動物,我們在面對自己切身相關的事務上經常是不理性的。我們都知道,很多時候一個問題不會有標準答案,所以選擇某個作法並無明顯的對與錯;然而,很多很多的選擇、決定下來,如果你全都帶著自己的偏見/喜好或盲點,你做的大部分決策最後就會是偏頗的。而且你還會尋找許多的理論和證據去解釋,把自己的選擇合理化。
 
就像我,明知道自己耐力很差,但往往還是最後都選擇衝刺訓練去做。
 
偏見使人蒙蔽;你以為自己正在上太空,但也許你其實還在殺豬公。

 
教練,是一個客觀中立的角色;抽離這些不必要的影響,從一個超然的位置來幫你做判斷、下指示,而運動員只需要照做就好了。雖然這不意味著運動員就不用動腦筋;從經驗我們都知道,優秀運動員幾乎清一色都是會動腦的運動員。然而,有教練的好處是他可以確保你在選擇練的內容不偏食、確保你的每一個判斷是最全面最有效,更重要的是他幫你排除了所有自我懷疑和「如果... 那就...」之類不安定因素,避免這些小事在未來像蝴蝶效應般地產生影響。就像已故英國拉力賽傳奇 Colin MaCrea 所述:「怕的時候,衝就對了!」(When in doubt, flat out)
 
因為遲疑保證沒有任何好結果,它只會讓你的決心變成半吊子。
 
如果你已經照著自己的意思練了很久,又一直難以突破現狀... 考慮看看吧!你也許真的應該試著找個教練來幫你了。
 
 
 

關於作者:

廖歆迪,國立體育大學教練所畢業,personal trainer 資歷四年。

客戶群包括籃球、棒球、桌球、羽球、路跑與鐵人三項。四屆國際自由車環台賽隨隊按摩師。本身是自由車運動業餘愛好者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